首页 > 详情页

【异地采访】“红黑榜”引爆团队“执行力”和“战斗力”

时间:2023/06/02 作者:曾圆 来源:供电三项目部 点击量:

  “耶!我们部门连续两次上红榜了。”“一个个‘卷’得不得了,虽然这次能在项目部的红榜,还得再加一把劲儿,才能确保在下次的评比中榜上有名。”在第一项目部负责施工的苏州市轨道交通11号线信号系统工程驻地二楼公共区,有一个“第一”项目文化的红榜、黑榜张贴公示栏,上面贴着一半红底白字代表红榜、一半黑底白字代表黑榜,特别的显眼,这是项目部管理创新推行的“红黑榜”。

  “红黑榜”将项目部各部室、班组和分包商都纳入评比范围,把各部室、班组和分包队伍效益进度目标完成、安全质量管控、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纪律等重点工作作为评比内容,定期进行评比,评选出优秀者和落后者,并制成榜单,在全项目范围内进行公示,进入红榜也意味着与月度绩效和各类评优评先推荐相挂钩,任谁都不能“躺平摆烂”。

  “要是进入红榜被表扬,心里美滋滋的,要是哪个被进入黑榜,点名批评,头都抬不起来。”项目经理张轶称,有时瞅见红黑榜公示栏,要是哪个团队被批评,他们都会“耷拉着脑袋”,不好意思看,大家还是想要把工作干好,受到表扬。

  自设立“红黑榜”以来,项目部各部室、班组和作业队纷纷释放大招,奋楫争先。项目部商务管理团队在工程中标后2个月内完成了成本预算,在项目建设初期2个月内完成了首次设计变更,切实实现了“负向减亏、正向变更”的初步二次经营成效。施工过程中,工程部通过BIM技术的运用,优化室内及室外线缆敷设路径,减少终端设备材料的消耗;物机部通过“量“与”价”控制,反复核对物资采购计划,比选最优的采购方案,严格控制材料价格、消耗量;商务部通过严格责任成本编制,进行成本动态监督,对超标部分进行提前判断和防治,实现成本“红线”控制与预警;办公室通过多方“淘宝”选址,精打细算装修,项目最终实现开源节流500余万元。

  “通过设立‘红黑榜’,我们项目部在履约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突破。”张轶说,“谁都不想因为工作没做好而上黑榜。”项目部班组管理推陈出新,以“在线进度表+形象进度表”双向模式,将现场动态实时更新,打开在线表格便对现场的工作情况、存在问题一目了然,而形象进度表画满了会议室一面墙,大小会议可及时对照分析研究、讨论解决、提出方案、形成措施,不断做好过程中的动员部署和组织协调,“见缝插针”加“找缝插针”拉快工程时序进度。

  在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信号系统工程建设中,第一项目部在全线第一个实现系统设备调试、第一个实现全线系统综合联调,提前完成了业主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红黑榜”推行至今,项目部各项工作尽显成效,在援建昆山市宋家港防疫应急隔离点作业时,成为“白天第一个插旗,晚上第一个把灯点亮”的单位;在设备房还是清水墙的环境下,只有信号系统工作全部完成了;在各大工作会场总会听到建设单位评价“八局的队伍,能打能干,就是让人放心!”

  “红黑榜”既是反映考评结果的“显示器”,也是项目部团队有效提升执行力和战斗力的“助推器”。红榜表扬和黑榜惩戒以考评为重点,让各部门、各班组找准坐标、正视问题、看清差距,既感压力万分,又觉动力倍增,激发各项工作新活力,有效助推项目管理提质增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