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团公司盘兴铁路项目部收到业主单位表扬信,对参建团队按照既定工期圆满完成兴义南站房屋面钢结构整体提升及卸载工作予以表扬,并向所有付出辛勤劳动、努力工作的工程建设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祝贺。
据悉,盘兴铁路是贵州省“市市通高铁”战略的关键一环,也是连接贵阳市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重要交通干线,该线路全长约98.3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集团公司承建了其中兴义南站、保田站两个站点,以及兴义南站工区、保田站工区、盘州工区三个主要施工区域,施工内容涵盖新建站房2座、站台雨棚5座、生产生活房屋14栋等。
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充分发挥站房建设技术优势,继承发扬“开路先锋”精神,秉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理念,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笃行实干、奋勇拼搏,全力提升工程建设的品质和效率,在助力建设交通强国的征程上勇当“征站”先锋。
科技赋能,攻克施工技术难关
兴义南站站房以“山水画卷”为设计理念,屋盖采用大跨度钢桁架结构,中心跨度达79.2米,投影面积6732.4平方米,总用钢量约2019吨。房屋面钢结构整体提升及卸载工作是该项目难度最大、安全风险最高的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作为全集团范围内首次采用“整体提升 + 临时支撑胎架”工艺,参建团队高度重视,从提升方案的深入研究,到变形监测及纠偏措施的多次论证,再到工前验收清单化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项目部通过BIM技术深化设计、数控机床精准加工,将构件安装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完美呈现了建筑力与美的结合。同时,项目部运用清水混凝土工艺,使建筑表面色泽均匀、线条笔直,成为项目标准化施工的典范。此外,针对传统槽钢托梁易变形问题,项目部研发出“双拼槽钢 + 加劲板”连接工艺,大幅提升了支撑系统的稳定性,为高架站房施工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管理防线
安全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项目部推行“四多”原则,即多层级、多形式、多轮次、多阶段,落实全员质量安全责任制,构建了“无死角”监管体系。在智慧用电方面,引入二维码技术实现配电设备“一户一码”管理,结合智能巡检系统,有效降低了临时用电风险。应急救援体系全面升级,建立“一站式应急救援电话系统”,并联合地方消防支队开展实战演练,为作业人员提供了全天候的安全保障。同时,现场防护细致入微,临边洞口设置定型化伸缩栏杆,设备分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规范有序。 绿色先行,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建设过程中,项目部以建设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为目标,推进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配备雾炮车、围挡喷淋等降尘设备,严格控制施工扬尘;采用盘扣式脚手架等环保材料,减少资源消耗。站房设计融入喀斯特地貌元素,与万峰林景观交相辉映,实现了“建筑与自然共生”。这种将环保理念融入项目建设的做法,不仅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且为当地生态环境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景。同时,通过BIM可视化交底、样板引路机制,确保工程质量“零缺陷”,主体结构实体合格100%,观感质量优良率超95%,避免“返工”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人文关怀,提升工人幸福指数
从“班前安全讲话”到职业健康档案建立,从空调免光源宿舍到定制衣柜布局,项目部以人性化举措提升了工人的幸福感。项目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决策部署,联合地方医院组织专业医疗团队深入施工一线,为40余名特种作业农民工免费开展健康体检活动,检测项目涵盖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胸透等。建设过程中,项目部持续开展“送温暖”“送清凉”等活动,着力提升广大建设者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让大家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项目建设中。
盘兴铁路建成后,将大幅缩短贵阳至兴义的通行时间,对推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